一、主訴:
性格行為改變伴記憶力下降3年。
二、現病史:
1. 2014年某次吃飯后抱怨家人不管自己,此后反復糾結于此事,經常將很多不相干的事情與此事聯系起來,也因此常和子女發生爭執。此階段日常生活能力保留較好。開始出現丟三落四的表現。長輩平素習慣記賬,并喜歡將錢按面額進行分類。2011年時記賬仍可******至角(之前的工作是財務)。
2. 2016年開始,長輩經常抱怨自己丟錢,丟衣物,并出現藏匿行為,經常將錢包好藏至床下,有時藏在鞋盒內,兒子并不知情。后因找不到錢,遂懷疑是兒子偷的(理由是兒子掙錢少),經常和兒子發生爭執。由此對兒子產生不信任感,常將在報紙或電視上看到的事情強加于兒子頭上。比如看到艾滋病的相關報道,便認為兒子出去散步時一定是找和其他男性去了;家里來了男性親戚,長輩要半夜起來檢查兒子是否和親戚睡同一屋等,導致兒子精神壓力很大,為此還在家中安裝了攝像頭,以證實自己的清白。長輩記賬能力較前下降,能記到整數。日常生活能力保留尚可,自己還能刷馬桶。
3. 2017年始,長輩常懷疑別人要害自己,常將兒子給她沏的茶倒掉(懷疑里面有毒),指責兒子要害自己。并間斷出現視幻覺,看到有人進自己房間,認為是害自己的人。在入住椿萱茂前,女兒將其衣物整理至箱子內并告知長輩,長輩在凌晨5點左右發現衣柜內沒有衣物了,認為有小偷,自行拄著助行器進入電梯,聲稱要去報警。長輩女兒和兒子陪著長輩到派出所后,警察勸說也無效。此階段長輩近記憶力較前有所下降,有時會問重復性問題。
長輩自發病以來,進食量、大小便基本正常。生活基本能自理。
三、既往史:
既往有冠心病、高脂血癥、肺氣腫、雙側頸動脈斑塊、頸椎退行性變和C5-7椎間盤突出等病史,曾于2007年和2009年因行走不穩摔倒2次,導致肋骨骨折、頭部軟組織損傷和髖關節骨折。目前以上疾病均穩定。
四、 難忘經歷:
1. 父母因工作關系長期在包頭工作,自幼隨父親的姑姑長大。個性比較要強,對自身要求高。自幼學習較好,但只上到高中。長期從事財務工作,辦事認真,仔細。
2. 因為學歷的問題,自認為在工作中沒有得到應有的職位,曾有抱怨情緒。但在退休前,因領導和同事經常請教長輩專業上的一些問題,而感到比較滿意。
3. 喜歡打日本麻將;喜歡聽京?。ㄏ矚g聽名旦的表演)。
4. 雖然生活中喜歡記賬,但花銷方面并不摳門。表妹經濟有困難時,還給予資助。
五、 入住評估:
BADL 75分(主要是轉移、行走上下樓梯需要協助,洗澡稍微協助)
MMSE 22分
異常行為評估:輕度攻擊行為,中度妄想、抑郁、異常運動,輕度淡漠、脫抑制、易激惹、進食改變等表現。
六、入住診斷:
1.癡呆?老年抑郁癥?老年精神障礙類疾??? 2. 冠心病 3. 高脂血癥 4. 肺氣腫 5. 雙側頸動脈斑塊 6. 頸椎退行性變和C5-7椎間盤突出。
七、入住后難題:
1.拒絕護理人員為其洗澡,主訴自己身體很好,可以自己洗。
2.懷疑有人在其飯菜及水里下毒,拒絕用餐。
3.懷疑有壞人偷東西,還要害自己。衣服常被偷走,所以沒有合適的衣服穿,不是冷***是熱。每次自行鎖上柜子后又找不到鑰匙,說是兒女鎖的柜子并拿走了鑰匙。
4.抱怨同住的人都與壞人同流合污,不想讓她活著。在房間墻上寫救命,寫“救命”字條往窗外扔,曾經將紗窗撕破想逃出去。
5.經常抱怨子女將她財產賣掉,不給自己留一分錢,還把她關在這里沒人管。說兒子本來是好人,后來被流氓帶壞了,帶著流氓來家里偷東西;女兒與兒子同流合污,女兒每次來時長輩會情緒激動,會以死威脅女兒帶自己離開。
八、入住后***診情況:
1. 2017年11月21日兒子帶長輩***診于北京安貞醫院,當時MMSE評分為21分,畫鐘2分,ADL 53分,建議給予美金剛治療。
2. 2018年1月9日***診于宣武醫院,診斷為“癡呆”,建議給予口服美金剛10mg 1次/日。
3. 2018年2月,***診于北醫六院。
MMSE 23分。
診斷為“抑郁,焦慮狀態,偏執狀態”,建議口服丙戊酸鎂緩釋片0.25g 2次/日;利培酮口服液0.5ml 2次/日。
【化驗及檢查】
(1)血常規,尿常規正常。
(2)血葉酸、B12正常(2018-1-15)
(3)血生化:總膽固醇5.76mmol/l (增高),低密度脂蛋白3.95mmol/l(增高)。其余正常范圍。
(4)甲狀腺功能:
TT4 11.1mol/l(增高) 甲狀腺球蛋白抗體 80.5(增高) (2018-1-15,宣武醫院)
TT4 正常范圍(發光法)(2018-7-3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)
4. 頭顱CT(2010-12-10): 腦內未見明顯病變。
頭顱CT(2017-12-9): 腦萎縮(額葉,顳葉為主)
2010年12月10日 頭CT
2017年12月9日頭CT
椿萱茂
失智照
護分享
一、案例特點:
1. 老年女性,90歲。
2. 隱匿起病,進行性發展。
3. 早期出現精神行為癥狀,且較突出。主要表現為:偏執、懷疑、幻覺、妄想(被害、被竊)、情感障礙(抑郁)。
4. 后期出現記憶力下降,但下降程度較慢。影像學改變提示腦萎縮進展較慢。
5. 日常生活能力相對保留。
6. 照護需求:拒絕洗澡+拒絕***餐+異常精神行為。
二、 憶路同行照護計劃制定:
依據馬斯洛人類需求層次理論制定照護計劃。
1. 風險防控:防跌倒,防墜床,防走失,防自傷。
2. 疾病風險管理:******關注慢性病的管理及藥物副作用觀察。
3. 滿足生理需求方面:
(1)低脂飲食,注重補水。
(2)改善***餐環境,備用零食,增加***餐體驗。
(3)找出拒絕洗澡的原因,制定個性化洗澡計劃。
4. 滿足安全需求方面:
例如:
(1)積極使用認可療法技術,增加長輩安全感。
(2)安排長輩信任的員工為長輩服務,并陪伴長輩一起進餐。
(3)為長輩衣柜上鎖,將鑰匙交由長輩保管。
5. 滿足愛和歸屬感:
(1)積極進行家屬支援,對家屬進行疏導和宣教
(2)科學調整探視模式。
6. 滿足被尊重需求:
(1)員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關注長輩,經常聊天,關注內心感受,給予充分的尊重。并經常贊美長輩。
(2)為長輩安排適合自己的豐富多彩的投入生活的活動。
三、照護效果評價:
1. 拒絕洗澡的難題:解決。
2. 拒絕進餐的難題:解決。
3. 異常精神行為:明顯改善。